信息技术小组研修总结6篇(完整文档)
信息技术小组研修总结转眼间,参加东北师大的培训已结束了,回顾这些天的学*生活,我们忙碌着,却充实着;我们劳累着,却快乐着。因为,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有知识,更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信息技术小组研修总结6篇,供大家参考。
信息技术小组研修总结篇1
转眼间,参加东北师大的培训已结束了,回顾这些天的学*生活,我们忙碌着,却充实着;我们劳累着,却快乐着。因为,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有知识,更有精神上的收获与充实。下面就谈谈我在这次培训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感谢郑州市教育局为我们提供这次学*的机会。能够和东北师范大学的教授们近距离的交流,深感荣幸。12月5日早上,学*培训班在东北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书院多功能报告厅举行了一个简单而隆重的开幕式,开幕式中郑州市教育局局长田保华和东北师范大学理想信息技术研究院院长冯长元分别讲话。这足以表明培训班的档次之高、要求之高。
走进东北师范大学的校园,最吸引我的就是北国纷纷扬扬的大雪,领略了北国寒冷的冬天,零下十几摄氏度的天气,在这次学*中,教育专家讲师和教授们共计八位为我们授课讲座,真的让我受益匪浅。
首先东北师大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邓涛博士的专题讲座是《校长专业化与专业发展》,他从理论上向我们阐述了什么是校长专业化、如何推进校长专业化发展以及校长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性。他认为一个好校长等于一所好学校,校长的成长与学校的发展息息相关,要想办一所优质学校,校长的专业化成长至关重要,邓博士的讲座为各位中小学校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副主任、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心主任、东北师范大学软件学院教授委员会**、东北师大理想信息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刘茂森终身教授为我们作了《优化“整合”教学的基本途径》的演讲。在讲座中,70岁高龄的刘教授用自己诙谐幽默、生动形象、富于感染力的语言,和自己的敬业精神,深深感染了我们每一位教师,刘教授高屋建瓴的教育理念让我感到收益匪浅,对整合教学的指导思想、自身特点、方法与策略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领略到了教育信息化的理论前沿以及它的无穷魅力,同时也深深地感受到为迎接这信息化带来的挑战而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的必要性,
东北师大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研究所所长朱玉民教授我为我们作了关于《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与应用》的讲座。朱教授虽已70多岁,却精神矍铄,语言铿锵有力,时而辅以舞蹈,时而像孩童般跳起,激情四溢。他讲课时在教室的前后左右不停地走动,朱教授详细地阐述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的基本模式的八个程序,也使我很有感触,这八个程序分别为:第一程序,优化教学设计(是前提,“整合”的学科基础);第二程序,掌握信息技术“潜在”的教育教学功能(是“整合”的技术基础);第三程序,理解“整合”的实质(“整合”的两个基本原理);第四程序,明确“整合”的目标(“整合”的出发点和归宿);第五程序,准确的诊断并确定“整合点”(“整合”的关键);第六程序,优化“整合点”资源设计(“整合”的核心);第七程序,优化“整合点”资源设计成果,将其转化成有效的教育、教学功能的媒体、课件及软件工具(是优化“整合”的标志);第八程序,恰当、有效的运用“整合”的资源,有效达成一课的目标。他通过直观形象的案例,展现出了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优势。最后,朱教授对《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学设计》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使我对教学实际的程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朱教授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评价五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我感慨颇深。
东北师大教育学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王海英教授的《学*动机激发与维持》的报告,王老师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影响学*动机的因素,并对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激发与维持学生学*动机作了理论及实践指导。王老师告诉我们,学*动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外来动机,是将学*结果或学*活动以外的因素作为学*目标,主要来自老师、家长及同学;第二类是内在动机,是将学*活动本身作为学*目标。两种动机并不矛盾,二者既是分离的,同时也可以相互转化。学*动机是构成学*积极性的基本因素,它不仅为学*提供直接的动力,而且制约着学*的方向和进程。因此,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必须激发他们的学*动机。
此外,郑州威科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事业部教育总监翟晓明的《郑州市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北京教育技术装备协会副会长周少林的《教学资源建设应用探讨》、东北师大理想信息技术研究院信息化实验校管理办公室王立平主任的《教育云与数字化校园》、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副校长、特级教师、国培计划专家库成员黄宝国的《信息化环境下校长应具备的领导力》等报告,收获颇丰。
在这次培训中我明白了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如何去操作,也知道了教师能讲明白的知识,就不用借助于信息技术,要真正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必须在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有机整合上下工夫。虽然培训的时间不长,但我们的收获多多。虽然我还有许多知识没有完全消化,有待于以后继续领会、体悟、反思,但通过这次学*、培训、交流,我和其他学员一样深深感受到了一股扑面而来的教育清风,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要不断的消化吸收,将这次培训中所学理论和教学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灵活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高。
**年**县第一批中小学骨干教师赴师范大学培训工作已经结束,在这一个月的学*中,培训研修班16名学员牢记使命,按照培训日程安排圆满完成了培训任务。现将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回顾
1、领导重视,任务明确。本次培训是**县派往师范大学学*教育信息化的第三批,**县高效课堂建设进入了一个持续深入推进的阶段,**年**县教体局提出“321”战略举措,在高效课堂构建中的关键建设是业精于勤的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有了高素质的教师,课改才能有保障。县局经过推荐、审核等程序,遴选16名骨干教师组成研修班,并在培训临行前的动员会上,给研修班提出了明确的任务。除在教育信息化与学科的深度融合方面学*外,思考学生情商和民主教学的构建,实现教学方式的革新。
2、方式合理,注重实践。成人教育方式很重要,针对研修班的学*任务和实际情况,师范大学理想信息软件工程学院在前期培训沟通的基础上,制订了较为合理的培训方案,培训全程按照“理论学*与实践应用相结合、集中讲授与交流研讨相结合、定点培训与外出观摩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三结合中突出了学员的实践操作,在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教学。在一个月的培训中,我们先后到长春市浙江路小学、天津路小学和师大二附小等三所小学进行了教学观摩,直接感受智慧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
3、理论指引,突出融合。教育信息化的理念学*是实践操作的基础,有了正确的理论才能指导正确的教学活动,才能把正确的事情做正确。东师理想倡导教育信息环境下的智慧教育,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发展学生的能力。在培训中,我们聆听了东师理想为我们安排的五场讲座:朱玉民教授的《数字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基本模式及应用方法创新》(第九讲)、赵玉铨教授的《智慧教育视野下的教师专业成长》、程帅老师的《从翻转课堂到微课》、吉喆老师的《微课录制的软件和制作》、长春市宽城区浙江路小学高级教师窦继红的《网络环境下的智慧教育实践探究》,并观看了钟绍春教授、刘茂森教授、郝淑霞的讲座视频。讲座中教授们用生动鲜活的案例为我们系统地阐述了信息化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途径、方法,通过理论的学*,我们渐渐明晰了智慧教育的内涵和智慧教育视野下的课堂教学模型。
4、牢记使命,扎实研修。先进的、科学的教学理念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去执行,从教师的备课开始将智慧教育的思想融入其中,这是教学的规律,也是我县高效课堂建设的要求。本次培训研修,我们培训学员怀揣着局领导的期望,每个人都感到压力重重,在东师大抓住一切机会和教授们、老师们交流,向他们请教智慧课堂的构建,每有收获必撰写心得体会及时记录下来。一个月的培训,我们先后撰写了十篇心得体会。东师大倡导的智慧教育是依托东师理想教学平台的支持实现的,它为教师备课、讲课、组织学生学*搭建高效的数字化环境,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动态化组合教学软件,解决个性化教学软件制作困难的问题。我们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认真熟悉着每一项功能,并在设计中根据自己的教学需求提出的想法,提请技术人员进一步开发软件,以支撑自己的教学。
二、研修效果
1、更新了观念,明晰了智慧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型。通过培训,参加培训的教师普遍反映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拓宽了思路,对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在认识上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对自身的素质提高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从朱玉民教授的讲座中,我们明白了信息要物化才能传播,教师要以单元知识系统树的绘制来有效地把握教材,寻求到教材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点,从而实施智慧教育;从钟绍春教授、刘茂森教授的讲座视频中,我们对优化整合教学的基本途径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明确了学生的学*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想完成这个过程,情商远比智商重要,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任务,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驱动学生运用智商持续完成任务,并能通过教师的评价把学生的差异反馈出来,营造宽松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
2、关于信息化应用标准。评价课堂教学需要一定的标准,有了评价标准就能做到感性认识和理性分析相结合,才能做到客观。智慧教育视野下的课堂也不例外。培训中只是让我们在智慧教育的理念下设计教学、说课,没有给出一个可量化的评价标准,我们比较疑惑:究竟这个媒体用在这里合不合适?应用了这个媒体效果如何?和东师理想的老师们谈起这个问题时,据说现阶段也没有一个评价标准,这可算是本次培训的一个遗憾。当然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教师可在今后的教学中做点研究,在智慧教育思想的指导下,结合教学实际不断摸索。
总之,培训学*只是为我们打开了教育信息化的一扇窗,专家的理论讲座为我们指引方向,教学观摩为我们在学科与现代教技术融合提供了教学模型,自己设计教学说课熟悉了智慧教育的操作,专家点评磨课为我们的教学指点了迷津。在教学中,我们要坚定信心,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运用智慧教育的理念,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深度融合,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努力奋斗。
信息技术小组研修总结篇2
为期两周的“影子研修”已告尾声,回眸这几日的听课生活,紧张而又充实,收获颇多。现就听课后的一些反思与体会谈以下几点:
一、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教学设计是老师为达到预期教学目的、按照教学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从每位听课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能感受到教师的准备是相当充分的:不仅“备”教材,而且还“备”学生,从基础知识目标、思想教育目标到能力目标,都体现了依托教材以人为本的学生发展观,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的处理也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如老师在上概念课时,通过摄取生活中场景的展示,既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同时又渗透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这一设计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个亮点.
二、注重数学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
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应强调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生活背景出发,在研究现实生活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数学、学*数学和应用数学。大部分老师的课,都能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入手,引入新课的学*,老师所创设的情境,都取材于学生的数学现实中,使学生感到亲切、有趣,使教学活动更富有生气和活力,更能使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扎根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从而培养学生逐步形成运用数学的意识,渗透了实践出真知的思想和培养了实践能力。
三、使用多媒体教学
在听课老师中,一些教师能充分利用课件,能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基本上能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上课教师有效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在课堂中给学生充分时间,让学生动手动脑,合作探究,自己也能成为学生活动的参与者,而非旁观者。
四、值得商榷的地方
①运用何种方式引入课题,应就具体情况而定,就教学内容和数学环境而定,而不要生搬硬套、应简洁明了,紧连主题,有些课的情景引入与后面的新课探究的似乎无关,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过渡衔接是值得探究的问题。
②在设计一个活动时,首先要想到:体现了什么数学思想,怎样才能把数学思想活动起来,要教会学生怎样的一种分析方法,如在“圆”的这节课中,过已知两点作圆,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圆心在哪里更要让学生知道它的圆心如何寻找。
③教师怎样利用课堂中学生暴露出的问题,抓住机会,及时调整课堂教学计划,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如在找残缺圆的圆心时,一学生提出可画直角三角形,此时教师可顺应他的建议,引导学生利用三角板的直角可很快画出圆心;再如板演学生因圆规使用上的问题导致圆心位置误差很大,教师除了提醒学生注意画图要仔细外,更可以及时出示丁字尺,让学生利用该工具进行检验,体现它操作的便捷性,引导学生日常生活中用数学的眼光去细心观察、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让自己变得更聪明。
④教师应注重学生合作讨论后的及时小结,将学生比较肤浅的、表面的、零散的和不成熟的思想及时得到提炼、升华以及系统化和科学化。
教无定法,我相信,只要通过不断地努力,不断地学*、研究、讨论,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尤其是概念课,教学设计时尽量给学生选择比较好的展现自己才能的题材,课堂中努力营造一个较好的参与氛围,使学生在此过程中投入全部的激情与聪明才智,使问题的讨论不断深入,这样的参与将取得了问题解决与自主发展的双面作用,学生的自我价值也不断得到体现。
信息技术小组研修总结篇3
回顾这一学期,本人能够努力工作,认真学*新课标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以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实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根据实际制定各项计划,备好课,写好教案,并能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来设计上课的形式和内容,难易结合,使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都学得愉快、学得好。下面就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对这个学期的工作进行总结:
(1)做到期初有计划,有教学进度,使教学工作能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下去;虽然其中出现一些突发事件如课程的临时调整,但由于教学计划安排的比较好,所以并没有给工作带来太大的影响,当然也有不利的一面即学生没有办法上机,缺少实践机会,这个问题在下个学期要特别加于重视解决。
(2)按照学校工作管理规定,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努力上好每一节课。电脑课学校安排的课时比较少(一周每班一节)这对于学生来讲的很重要的一节课;对老师来讲是比较难上的一节课。所以才能上好每节课对老师对学生都是很关键的。除了备好课写好教案外,我还要查阅各种资料,能上因特网时还上网寻找好的教学材料,教学课件,把它们和我所从事的工作结合起来,为我所用。
(3)利用学科特点和自身条件,组织部分学生参加电脑兴趣小组。活动的成果的喜人,不少的学生电脑打字速度,电脑知识水平的很大
的提高。
本学期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养成学*的*惯,初步学会计算机的使用方法,能够正确掌握指法的"击键方法。因为指法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中又是枯燥的,所以有必要开展一些活动以维持学生学*的状态。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比赛的方法进行,每过一个阶段进行一次比赛活动,由每小组先进行,然后由组内评出最好的,再由评出的进行互评,通过这些活动,不仅使用枯燥无味的练*变成有趣的活动,而且激发了学生学*的动力,个个都想争着做个打字高手,从而使他们的能力得到了发展。另外,本学期在校内开展了“打字小能手”比赛,通过比赛,提高了学生的竞技水平。
我工作中的遗憾:
工作虽然做了不少,也下了很大的工夫,但由于一些客观原因给我流下了遗憾。如,学生人数太多,机子不够用,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机子损坏次数太频繁、数量太多,都来不及维修,这直接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所有这些遗憾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呢?下个学期的工作还得关注这个问题,否则情况定不如人意。
以上是本学期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总结。在这一个学期里,我在教学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争取做得更好。
信息技术小组研修总结篇4
转眼间,参加东北师大的培训已结束了,回顾这些天的学*生活,我们忙碌着,却充实着;我们劳累着,却快乐着。因为,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有知识,更有精神上的收获与充实。下面就谈谈我在这次培训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感谢郑州市教育局为我们提供这次学*的机会。能够和东北师范大学的教授们近距离的交流,深感荣幸。12月5日早上,学*培训班在东北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书院多功能报告厅举行了一个简单而隆重的开幕式,开幕式中郑州市教育局局长田保华和东北师范大学理想信息技术研究院院长冯长元分别讲话。这足以表明培训班的档次之高、要求之高。
走进东北师范大学的校园,最吸引我的就是北国纷纷扬扬的大雪,领略了北国寒冷的冬天,零下十几摄氏度的天气,在这次学*中,教育专家讲师和教授们共计八位为我们授课讲座,真的让我受益匪浅。
首先东北师大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邓涛博士的专题讲座是《校长专业化与专业发展》,他从理论上向我们阐述了什么是校长专业化、如何推进校长专业化发展以及校长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性。他认为一个好校长等于一所好学校,校长的成长与学校的发展息息相关,要想办一所优质学校,校长的专业化成长至关重要,邓博士的讲座为各位中小学校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副主任、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心主任、东北师范大学软件学院教授委员会**、东北师大理想信息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刘茂森终身教授为我们作了《优化“整合”教学的基本途径》的演讲。在讲座中,70岁高龄的刘教授用自己诙谐幽默、生动形象、富于感染力的语言,和自己的敬业精神,深深感染了我们每一位教师,刘教授高屋建瓴的教育理念让我感到收益匪浅,对整合教学的指导思想、自身特点、方法与策略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领略到了教育信息化的理论前沿以及它的无穷魅力,同时也深深地感受到为迎接这信息化带来的挑战而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的必要性,
东北师大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研究所所长朱玉民教授我为我们作了关于《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与应用》的讲座。朱教授虽已70多岁,却精神矍铄,语言铿锵有力,时而辅以舞蹈,时而像孩童般跳起,激情四溢。他讲课时在教室的前后左右不停地走动,朱教授详细地阐述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的基本模式的八个程序,也使我很有感触,这八个程序分别为:第一程序,优化教学设计(是前提,“整合”的学科基础);第二程序,掌握信息技术“潜在”的教育教学功能(是“整合”的技术基础);第三程序,理解“整合”的实质(“整合”的两个基本原理);第四程序,明确“整合”的目标(“整合”的出发点和归宿);第五程序,准确的诊断并确定“整合点”(“整合”的关键);第六程序,优化“整合点”资源设计(“整合”的核心);第七程序,优化“整合点”资源设计成果,将其转化成有效的教育、教学功能的媒体、课件及软件工具(是优化“整合”的标志);第八程序,恰当、有效的运用“整合”的资源,有效达成一课的目标。他通过直观形象的案例,展现出了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优势。最后,朱教授对《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学设计》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使我对教学实际的程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朱教授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评价五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我感慨颇深。
东北师大教育学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王海英教授的《学*动机激发与维持》的报告,王老师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影响学*动机的因素,并对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激发与维持学生学*动机作了理论及实践指导。王老师告诉我们,学*动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外来动机,是将学*结果或学*活动以外的因素作为学*目标,主要来自老师、家长及同学;第二类是内在动机,是将学*活动本身作为学*目标。两种动机并不矛盾,二者既是分离的,同时也可以相互转化。学*动机是构成学*积极性的基本因素,它不仅为学*提供直接的动力,而且制约着学*的方向和进程。因此,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必须激发他们的学*动机。
此外,郑州威科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事业部教育总监翟晓明的《郑州市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北京教育技术装备协会副会长周少林的《教学资源建设应用探讨》、东北师大理想信息技术研究院信息化实验校管理办公室王立平主任的《教育云与数字化校园》、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副校长、特级教师、国培计划专家库成员黄宝国的《信息化环境下校长应具备的领导力》等报告,收获颇丰。
在这次培训中我明白了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如何去操作,也知道了教师能讲明白的知识,就不用借助于信息技术,要真正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必须在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有机整合上下工夫。虽然培训的时间不长,但我们的收获多多。虽然我还有许多知识没有完全消化,有待于以后继续领会、体悟、反思,但通过这次学*、培训、交流,我和其他学员一样深深感受到了一股扑面而来的教育清风,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要不断的消化吸收,将这次培训中所学理论和教学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灵活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高。
**年**县第一批中小学骨干教师赴师范大学培训工作已经结束,在这一个月的学*中,培训研修班16名学员牢记使命,按照培训日程安排圆满完成了培训任务。现将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回顾
1、领导重视,任务明确。本次培训是**县派往师范大学学*教育信息化的第三批,**县高效课堂建设进入了一个持续深入推进的阶段,**年**县教体局提出“321”战略举措,在高效课堂构建中的关键建设是业精于勤的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有了高素质的教师,课改才能有保障。县局经过推荐、审核等程序,遴选16名骨干教师组成研修班,并在培训临行前的动员会上,给研修班提出了明确的任务。除在教育信息化与学科的深度融合方面学*外,思考学生情商和民主教学的构建,实现教学方式的革新。
2、方式合理,注重实践。成人教育方式很重要,针对研修班的学*任务和实际情况,师范大学理想信息软件工程学院在前期培训沟通的基础上,制订了较为合理的培训方案,培训全程按照“理论学*与实践应用相结合、集中讲授与交流研讨相结合、定点培训与外出观摩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三结合中突出了学员的实践操作,在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教学。在一个月的培训中,我们先后到长春市浙江路小学、天津路小学和师大二附小等三所小学进行了教学观摩,直接感受智慧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
3、理论指引,突出融合。教育信息化的理念学*是实践操作的基础,有了正确的理论才能指导正确的教学活动,才能把正确的事情做正确。东师理想倡导教育信息环境下的智慧教育,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发展学生的能力。在培训中,我们聆听了东师理想为我们安排的五场讲座:朱玉民教授的《数字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基本模式及应用方法创新》(第九讲)、赵玉铨教授的《智慧教育视野下的教师专业成长》、程帅老师的《从翻转课堂到微课》、吉喆老师的《微课录制的软件和制作》、长春市宽城区浙江路小学高级教师窦继红的《网络环境下的智慧教育实践探究》,并观看了钟绍春教授、刘茂森教授、郝淑霞的讲座视频。讲座中教授们用生动鲜活的案例为我们系统地阐述了信息化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途径、方法,通过理论的学*,我们渐渐明晰了智慧教育的内涵和智慧教育视野下的课堂教学模型。
4、牢记使命,扎实研修。先进的、科学的教学理念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去执行,从教师的备课开始将智慧教育的思想融入其中,这是教学的规律,也是我县高效课堂建设的要求。本次培训研修,我们培训学员怀揣着局领导的期望,每个人都感到压力重重,在东师大抓住一切机会和教授们、老师们交流,向他们请教智慧课堂的构建,每有收获必撰写心得体会及时记录下来。一个月的培训,我们先后撰写了十篇心得体会。东师大倡导的智慧教育是依托东师理想教学平台的支持实现的,它为教师备课、讲课、组织学生学*搭建高效的数字化环境,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动态化组合教学软件,解决个性化教学软件制作困难的问题。我们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认真熟悉着每一项功能,并在设计中根据自己的教学需求提出的想法,提请技术人员进一步开发软件,以支撑自己的教学。
二、研修效果
1、更新了观念,明晰了智慧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型。通过培训,参加培训的教师普遍反映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拓宽了思路,对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在认识上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对自身的素质提高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从朱玉民教授的讲座中,我们明白了信息要物化才能传播,教师要以单元知识系统树的绘制来有效地把握教材,寻求到教材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点,从而实施智慧教育;从钟绍春教授、刘茂森教授的讲座视频中,我们对优化整合教学的基本途径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明确了学生的学*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想完成这个过程,情商远比智商重要,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任务,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驱动学生运用智商持续完成任务,并能通过教师的评价把学生的差异反馈出来,营造宽松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
2、关于信息化应用标准。评价课堂教学需要一定的标准,有了评价标准就能做到感性认识和理性分析相结合,才能做到客观。智慧教育视野下的课堂也不例外。培训中只是让我们在智慧教育的理念下设计教学、说课,没有给出一个可量化的评价标准,我们比较疑惑:究竟这个媒体用在这里合不合适?应用了这个媒体效果如何?和东师理想的老师们谈起这个问题时,据说现阶段也没有一个评价标准,这可算是本次培训的一个遗憾。当然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教师可在今后的教学中做点研究,在智慧教育思想的指导下,结合教学实际不断摸索。
总之,培训学*只是为我们打开了教育信息化的一扇窗,专家的理论讲座为我们指引方向,教学观摩为我们在学科与现代教技术融合提供了教学模型,自己设计教学说课熟悉了智慧教育的操作,专家点评磨课为我们的教学指点了迷津。在教学中,我们要坚定信心,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运用智慧教育的理念,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深度融合,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努力奋斗。
信息技术小组研修总结篇5
转眼间,参加东北师大的培训已结束了,回顾这些天的学*生活,我们忙碌着,却充实着;我们劳累着,却快乐着。因为,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有知识,更有精神上的收获与充实。下面就谈谈我在这次培训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感谢郑州市教育局为我们提供这次学*的机会。能够和东北师范大学的教授们近距离的交流,深感荣幸。12月5日早上,学*培训班在东北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书院多功能报告厅举行了一个简单而隆重的开幕式,开幕式中郑州市教育局局长田保华和东北师范大学理想信息技术研究院院长冯长元分别讲话。这足以表明培训班的档次之高、要求之高。
走进东北师范大学的校园,最吸引我的就是北国纷纷扬扬的大雪,领略了北国寒冷的冬天,零下十几摄氏度的天气,在这次学*中,教育专家讲师和教授们共计八位为我们授课讲座,真的让我受益匪浅。
首先东北师大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邓涛博士的专题讲座是《校长专业化与专业发展》,他从理论上向我们阐述了什么是校长专业化、如何推进校长专业化发展以及校长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性。他认为一个好校长等于一所好学校,校长的成长与学校的发展息息相关,要想办一所优质学校,校长的专业化成长至关重要,邓博士的讲座为各位中小学校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副主任、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心主任、东北师范大学软件学院教授委员会**、东北师大理想信息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刘茂森终身教授为我们作了《优化“整合”教学的基本途径》的演讲。在讲座中,70岁高龄的刘教授用自己诙谐幽默、生动形象、富于感染力的语言,和自己的敬业精神,深深感染了我们每一位教师,刘教授高屋建瓴的教育理念让我感到收益匪浅,对整合教学的指导思想、自身特点、方法与策略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领略到了教育信息化的理论前沿以及它的无穷魅力,同时也深深地感受到为迎接这信息化带来的挑战而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的必要性,
东北师大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研究所所长朱玉民教授我为我们作了关于《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与应用》的讲座。朱教授虽已70多岁,却精神矍铄,语言铿锵有力,时而辅以舞蹈,时而像孩童般跳起,激情四溢。他讲课时在教室的前后左右不停地走动,朱教授详细地阐述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的基本模式的八个程序,也使我很有感触,这八个程序分别为:第一程序,优化教学设计(是前提,“整合”的学科基础);第二程序,掌握信息技术“潜在”的教育教学功能(是“整合”的技术基础);第三程序,理解“整合”的实质(“整合”的两个基本原理);第四程序,明确“整合”的目标(“整合”的出发点和归宿);第五程序,准确的诊断并确定“整合点”(“整合”的关键);第六程序,优化“整合点”资源设计(“整合”的核心);第七程序,优化“整合点”资源设计成果,将其转化成有效的教育、教学功能的媒体、课件及软件工具(是优化“整合”的标志);第八程序,恰当、有效的运用“整合”的资源,有效达成一课的目标。他通过直观形象的案例,展现出了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优势。最后,朱教授对《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学设计》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使我对教学实际的程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朱教授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评价五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我感慨颇深。
东北师大教育学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王海英教授的《学*动机激发与维持》的报告,王老师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影响学*动机的因素,并对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激发与维持学生学*动机作了理论及实践指导。王老师告诉我们,学*动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外来动机,是将学*结果或学*活动以外的因素作为学*目标,主要来自老师、家长及同学;第二类是内在动机,是将学*活动本身作为学*目标。两种动机并不矛盾,二者既是分离的,同时也可以相互转化。学*动机是构成学*积极性的基本因素,它不仅为学*提供直接的动力,而且制约着学*的方向和进程。因此,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必须激发他们的学*动机。
此外,郑州威科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事业部教育总监翟晓明的《郑州市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北京教育技术装备协会副会长周少林的《教学资源建设应用探讨》、东北师大理想信息技术研究院信息化实验校管理办公室王立平主任的《教育云与数字化校园》、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副校长、特级教师、国培计划专家库成员黄宝国的《信息化环境下校长应具备的领导力》等报告,收获颇丰。
在这次培训中我明白了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如何去操作,也知道了教师能讲明白的知识,就不用借助于信息技术,要真正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必须在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有机整合上下工夫。虽然培训的时间不长,但我们的收获多多。虽然我还有许多知识没有完全消化,有待于以后继续领会、体悟、反思,但通过这次学*、培训、交流,我和其他学员一样深深感受到了一股扑面而来的教育清风,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要不断的消化吸收,将这次培训中所学理论和教学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灵活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高。
**年**县第一批中小学骨干教师赴师范大学培训工作已经结束,在这一个月的学*中,培训研修班16名学员牢记使命,按照培训日程安排圆满完成了培训任务。现将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回顾
1、领导重视,任务明确。本次培训是**县派往师范大学学*教育信息化的第三批,**县高效课堂建设进入了一个持续深入推进的阶段,**年**县教体局提出“321”战略举措,在高效课堂构建中的关键建设是业精于勤的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有了高素质的教师,课改才能有保障。县局经过推荐、审核等程序,遴选16名骨干教师组成研修班,并在培训临行前的动员会上,给研修班提出了明确的任务。除在教育信息化与学科的深度融合方面学*外,思考学生情商和民主教学的构建,实现教学方式的革新。
2、方式合理,注重实践。成人教育方式很重要,针对研修班的学*任务和实际情况,师范大学理想信息软件工程学院在前期培训沟通的基础上,制订了较为合理的培训方案,培训全程按照“理论学*与实践应用相结合、集中讲授与交流研讨相结合、定点培训与外出观摩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三结合中突出了学员的实践操作,在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教学。在一个月的培训中,我们先后到长春市浙江路小学、天津路小学和师大二附小等三所小学进行了教学观摩,直接感受智慧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
3、理论指引,突出融合。教育信息化的理念学*是实践操作的基础,有了正确的理论才能指导正确的教学活动,才能把正确的事情做正确。东师理想倡导教育信息环境下的智慧教育,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发展学生的能力。在培训中,我们聆听了东师理想为我们安排的五场讲座:朱玉民教授的《数字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基本模式及应用方法创新》(第九讲)、赵玉铨教授的《智慧教育视野下的教师专业成长》、程帅老师的《从翻转课堂到微课》、吉喆老师的《微课录制的软件和制作》、长春市宽城区浙江路小学高级教师窦继红的《网络环境下的智慧教育实践探究》,并观看了钟绍春教授、刘茂森教授、郝淑霞的讲座视频。讲座中教授们用生动鲜活的案例为我们系统地阐述了信息化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途径、方法,通过理论的学*,我们渐渐明晰了智慧教育的内涵和智慧教育视野下的课堂教学模型。
4、牢记使命,扎实研修。先进的、科学的教学理念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去执行,从教师的备课开始将智慧教育的思想融入其中,这是教学的规律,也是我县高效课堂建设的要求。本次培训研修,我们培训学员怀揣着局领导的期望,每个人都感到压力重重,在东师大抓住一切机会和教授们、老师们交流,向他们请教智慧课堂的构建,每有收获必撰写心得体会及时记录下来。一个月的培训,我们先后撰写了十篇心得体会。东师大倡导的智慧教育是依托东师理想教学平台的支持实现的,它为教师备课、讲课、组织学生学*搭建高效的数字化环境,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动态化组合教学软件,解决个性化教学软件制作困难的问题。我们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认真熟悉着每一项功能,并在设计中根据自己的教学需求提出的想法,提请技术人员进一步开发软件,以支撑自己的教学。
二、研修效果
1、更新了观念,明晰了智慧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型。通过培训,参加培训的教师普遍反映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拓宽了思路,对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在认识上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对自身的素质提高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从朱玉民教授的讲座中,我们明白了信息要物化才能传播,教师要以单元知识系统树的绘制来有效地把握教材,寻求到教材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点,从而实施智慧教育;从钟绍春教授、刘茂森教授的讲座视频中,我们对优化整合教学的基本途径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明确了学生的学*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想完成这个过程,情商远比智商重要,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任务,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驱动学生运用智商持续完成任务,并能通过教师的评价把学生的差异反馈出来,营造宽松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
2、关于信息化应用标准。评价课堂教学需要一定的标准,有了评价标准就能做到感性认识和理性分析相结合,才能做到客观。智慧教育视野下的课堂也不例外。培训中只是让我们在智慧教育的理念下设计教学、说课,没有给出一个可量化的评价标准,我们比较疑惑:究竟这个媒体用在这里合不合适?应用了这个媒体效果如何?和东师理想的老师们谈起这个问题时,据说现阶段也没有一个评价标准,这可算是本次培训的一个遗憾。当然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教师可在今后的教学中做点研究,在智慧教育思想的指导下,结合教学实际不断摸索。
总之,培训学*只是为我们打开了教育信息化的一扇窗,专家的理论讲座为我们指引方向,教学观摩为我们在学科与现代教技术融合提供了教学模型,自己设计教学说课熟悉了智慧教育的操作,专家点评磨课为我们的教学指点了迷津。在教学中,我们要坚定信心,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运用智慧教育的理念,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深度融合,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努力奋斗。
信息技术小组研修总结篇6
XX年11月,在学校的安排下,我有幸参加了“X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培训。我充分利用业余时间上网学*,看视频,做作业,写评语,相互交流心得体会,顺利完成了网上的学*任务。通过这次培训学*,我的信息技术知识得到了提高,特别是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得到了空前的提升。在返岗实践中,我将学到的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培训我了解到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能熟练运用信息工具(手机、网络、电脑等)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加工、组织和运用。而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我们不断地进行学*,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信息素养成了终生学*的必备素质之一,如果没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就不能成为一名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
本次培训中不仅教给我们知识和技巧,更在无形中用自己的言行来引导大家,在一些细节的讲解上十分细致,恰当地渗透一些学科常识,使不同程度的老师都能得到提高,真正的学有所获。在这次培训中,我也了解了一些新的软件,并在11月初回校在岗研修中尝试用于自己的教学之中。
此次远程教育培训,教育观念有所更新,教学方法更新,让我们农村教师也充分享受了运用远程教育培训的成果。结合专家讲座、作业练*、教师间相互交流等学*方式,更新教学理念,也明确了今后教学努力的方向。
在本次学*中,让我最贴心的感受是学员们的互助学*和经验共享精神。在学*中,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学*的作用,同学们通过QQ群相互交流自己的经验,分享自己的学*心得和已有技术。坊主除了给我们提供技术支持外,还经常利用休息时间给全班同学介绍新技术、新资源。同时,学*中一人出现困难时,认识的、不认识的同学都主动支招,帮助解决问题。这点,在以往的培训班中甚至在学校同事之间都很难看见。在这次培训中,我也了解了一些新的软件,并在11月初回校在岗研修中尝试用于自己的教学之中。这些都告诉我在今后的培训和学*中也需要特别重视培养同伴之间的互助精神。
总之,返岗实践中,我做到了学以致用,进一步巩固了学*成果,也促进了自己的工作,收获很大。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仍感到自己在信息技术能力方面还很不足,与教育发展的需要还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与发达城市相比,农村信息技术在教育方面的应用还显得微不足道,差距很大。这次培训使我受益匪浅。它让我站在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上审视了我的教学,使我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有了明确的方向。只有抓紧时间,认真学*,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推荐访问:信息技术 研修 小组 信息技术小组研修总结报告 信息技术小组研修总结与反思 信息技术小组研修总结怎么写 信息技术培训小组研修总结 信息技术教研组活动小结 信息技术教研组研修方案 信息技术教研组学期工作总结 信息技术研修活动总结 信息技术教研组
栏目最新:
- 2024年度省文明单位实施方案(优秀1合集)2024-09-21
- 2024科技活动方案设计(汇总11篇)(范例推荐)2024-09-21
- 最新医院购销合同(模板8篇)(范例推荐)2024-09-21
- 2024年钢结构安装合同样本(大全10篇)2024-09-21
- 合同法论文大学生(20篇)(范文推荐)2024-09-21
- 2024荒山承包合同书(模板11篇)(完整)2024-09-21
- 管理人员承诺书(优质11篇)【精选推荐】2024-09-21
- 最新员工个人工作总结(汇总8篇)2024-09-21
- 2024年政治审查情况报告(模板8篇)【通用...2024-09-21
- 2024年实用社会实践报告(优秀10篇)【优...2024-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