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长在县委十六届六次全会上的讲话
一、上半年经济工作回顾今年以来,面对超预期的经济下行压力,我们锚定建设美好石泉发展目标,坚持以高质量项目推进年、营商环境突破年、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三个年”活动为抓手,只争朝夕,埋头苦干,着力强基础、赋动能、固根本、促赶超,各项工作难中求成、难中求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成效。
(一)项目建设扎实推进。深入实施重点项目策划储备“双百”计划,新策划项目173个、总投资99.22亿元、已转化落地35个。建立项目资金争取激励机制,累计向上争取项目资金6.03亿元,23个专项债储备项目通过国家审核,红花北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成功发债,完成全市首笔盘活存量资产融资1.48亿元,入选国家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县。成立6支县级领导带队的招商小分队,新引入项目51个、总投资88.7亿元。落实项目建设“五个一”机制,组建要素保障“一专班六工作组”,推动项目投资提速增效。全县175个县级高质量项目开复工165个,48个项目投产投用,一季度高质量项目推进成效在全省通报表扬,自嗨锅西北菜肴生产基地、草池湾田园综合体入选全省一、二季度观摩项目。
(二)工业经济负重前行。出台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设立5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工业发展。直面工业稳增长的复杂严峻形势,建立工业联席会议和周研判、月调度等制度,召开5次专题会议,研究工业稳增长事项。全面落实县长营商环境“三本账”“亲商助企日暨晚餐交流会”、企业帮扶“六个一”等机制,扎实开展工业企业大走访大调研,协调解决企业难题14件,组织申报省级工业类项目43个、争取资金1134万元,发放“特色产业贷”1078.2万元,提供财信担保贷款4315万元,落实减免缓退资金1717万元,上半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户,10户工业企业获评省级创新型企业、链主企业等称号。
(三)特色产业势头强劲。坚持链条化、集群化、现代化产业发展方向,新发展预制菜保供基地5万亩,新建厂房5万㎡,7个预制菜项目有序推进,23个“石泉食美”小碗菜连锁项目签约落地,上半年富硒食品预制菜产值达24.55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41.2%。开工建设汉江宿集、隐居乡里等旅游项目,举办山地自行车、汉江赛艇赛事及鎏金铜蚕文化国际研讨会等文旅系列活动50余场次,1—6月接待游客311.6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19.2亿元,分别增长12.16%、11.22%。蚕桑、畜禽、魔芋等产业蓬勃发展,新(改)建桑园0.7万亩、养蚕发种5.5万张,生猪出栏12.34万头,新增魔芋0.82万亩,培育绿色农产品2个、名特优新农产品4个。
(四)风险防范措施有力。坚持直面矛盾事不避难,依法有力**难题,核查整改环保问题16个,完成营造林6.7万亩,江南空气监测站投入试运行,河湖管护经验做法入选全国典型案例,截至目前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10天,汉江出境断面水质保持国家Ⅱ类标准。出台国土空间和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完成8个补充耕地项目实地举证,整改销号耕地流出问题图斑2664.78个、恢复耕地面积4727.32亩,排查违规坟墓375个、完成整改218个。统筹安全生产、信访维稳、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全省重大专项活动维稳安保等工作,排查整治重大风险隐患13起,化解重点信访积案5件,未发生系统性风险和不稳定事件,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五)民生福祉持续改善。10件民生实事完成3件,民生支出占比达84.83%。新识别纳入监测对象188户587人,消除返贫风险55户166人,未出现一户一人返贫致贫。新增城镇就业1272人,实现就近就业1.41万人,促进转移就业4.69万人,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4.9%、8.1%。县城珍珠广场、北辰广场改造完成,老旧小区改造有序推进,城区幼儿园项目加快建设,石云路黑色化完工,中国金蚕小镇入选全省第二批特色小镇管理清单。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协调推进,高中教育再创佳绩,12名学生考入北大、复旦、浙大等顶尖一流名校,“双一流”大学录取人数较上年净增29.2%。当前,我县经济运行正处于深度承压期、负重爬坡期,上半年能够取得这些成绩,实属不易。但客观地讲,全县经济还面临不少的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
一是部分指标回落明显。上半年全县生产总值增速下降11.6%(居全市第9位、循环经济县区第5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低开低走、下降40%(居全市第11位、循环经济县区第5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由正转负、下降6.1%(居全市第8位、循环经济县区第4位)。
二是投资支撑后劲乏力。宁石高速公路通车后,全县重大项目稀缺,政府投资项目资金缺口大、市场主体投资下降,土地要素保障不及时不到位,少数重点项目进展缓慢;招商引资工作质效不优,签约多、落地少,经济稳增长的动能不足。
三是工业基础较为薄弱。五大循环经济县区中我县规上工业企业数量最少,且“进不抵退”,70户规上工业企业有18户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企业订单减少、成本上升、利润下降,生产经营较为困难,整体产能释放不足,支持工业发展的基础不牢
。四是财政运行极为艰难。县级财力本就薄弱,加之各类债务集中到期,导致财政保障发展的能力严重不足,招商引资政策不健全,奖补资金兑现不及时,比较优势不明显、竞争力和吸引力不强;同时,一些需要县本级财政配套的城乡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类项目迟迟无法开工,等等。这些困难和问题是外部与内部因素、短期与长期积累、客观与主观原因等多重矛盾相互交织的结果,我们必须勇毅面对、奋勇前行、事不避难,日拱一卒、各个击破。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经济社会发展向好的一面,
一是先行指标逐步好转。在经济下行触底反弹前,一些先行指标已经有了良好表现,上半年全县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应税销售额增长43%,工业用电量增长20.07%,工业用气量增长9.53%,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2.45%,电商网络零售额增长17%,等等。这反映出我县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随着一些富有成效的正向措施逐步显现,经济运行完全有望实现正增长。
二是发展动能不断蓄积。富硒食品预制菜、生态旅游等重点产业集群效应更加凸显,产业竞争力有效提升;经开区“一区两园”发展格局日渐成型,园区基础配套设施更加完善,综合承载能力不断增强;科创平台体系更加完善,投融资平台转型升级有序推进,发投集团市场化实体化运行迈出坚实步伐。
三是改革创新成效明显。归雁经济、智慧教育、生态环保、食品药品、未成年人保护、公安及科普等工作亮点纷呈,5项工作受到国家级表彰,6个市级以上现场会在石泉召开,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综合评价、苏陕协作对接成效考核实现“双优”,获评国务院大督查综合督查激励县(属陕南首次、2022年陕西唯一县区)。经济增长量变与质变是一个相互依存、交替转化的过程,我们要辩证分析、理性看待,既不能因为指标的短期下滑而动摇信心,也不能因为稳增长任务艰巨而丧失斗志。全县上下要进一步坚定信心决心,始终保持战略定力,振奋精神、昂扬斗志,以“退无可退、背水一战”的决战姿态、“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辛勤付出、“以增量补缺量、以时间换空间”的工作绩效,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努力交出一份合格答卷。
二、下半年经济工作安排下半年,促进经济稳增长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全县上下要紧紧围绕县委总体部署要求,牢记发展第一要务和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打破思维定势,创新思路举措,切实把稳增长的政策落得更实,把促发展的措施抓得更牢,尽最大的努力,下最大的功夫,争取实现全年最好结果。
(一)聚力固强补弱,推动经济恢复正增长。要以扩大消费、稳定工业为突破口,持续扬优势锻长板、强弱项补短板,促进主要经济指标降幅逐月收窄、尽快回归合理运行区间。
一要深挖潜力扩大消费。加快出台恢复和扩大消费的具体措施,重点围绕商超、网络、步行街等平台和家电、家居、餐饮等领域,“一月一主题”策划举办主题营销、品牌展销、节假日促销系列活动,大力发展夜间经济,用好用活消费券等手段,开展“石泉人游石泉”活动,不断激发本地消费活力。借力苏陕协作、校地合作、定点帮扶,发挥相关单位优势,组织特色产品展销,依托“832”等平台扩大农产品销售。精心举办秋季农民丰收节、鬼谷子文化高峰论坛、冬季庖汤会、徒步穿越、半马冬泳等文旅活动和品牌体育赛事。加大“秦巴山水•石泉十美”旅游品牌和精品线路宣传推介力度,吸引更多的游客消费体验,促进文旅消费持续升温
。二要正向发力稳定工业。研究制定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促进工业稳增长等意见,动态研判工业经济运行态势,超前部署针对性措施。借助“陕企通”等平台载体,健全完善需求对接、投诉受理、清单交办、结果反馈等机制。压实领导包抓、部门帮扶责任,滚动收集企业诉求,责任到人、专班推进,协调解决企业实际问题,推动年度20个工业项目建成投产、形成新增产能,大力支持正常生产企业挖潜增效,“一企一策”精准发力促进18户停产半停产企业恢复生产,确保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以上。抓紧梳理石泉工业产品目录,建立工业产品发布机制,搭建产销对接平台,鼓励县内企业互采互购,助推企业拓市场、创品牌、增效益。健全完善“准规上”企业梯队培育库,抓好工业企业升规纳统,加强“个转企、小升规”培育,确保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1户以上。
三要持续用力优化环境。加快推动涉及企业、群众的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全部进驻政务大厅,抓好第一批16件“一件事一次办”改革事项实质运行,深化项目管家帮办代办制,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并联审批,进一步减环节、优流程、压时限。抓住重点对象、关键领域和困难行业,持续推送“政策礼包”,不折不扣兑现好涉及市场主体、引进项目的各项优惠政策。大力推动跨部门综合监管、新业态包容审慎监管,强化旅游市场日常监管,严厉打击破坏市场秩序、损害消费者权益行为。扎实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加快资源共享和开发应用,建成智慧治理、智慧应急、智慧旅游、数字乡村、智慧政务“五大板块”,努力消除“数据壁垒”和“信息孤岛”。
(二)聚力项目牵引,扩大有效投资增动能。牢牢牵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强化“四个一批”动态管理,确保项目储备、开工、建设、投产“梯次推进、接替有序”。
一要狠抓谋划储备。充分发挥高质量项目谋划专班和第三方专业咨询机构作用,加快“十四五”重大项目储备库更新及“十五五”高质量重大项目谋划,确保项目储备保持在300个、总投资50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比例不低于70 %。要聚焦前期铺垫的抽水蓄能和EOD等重大项目,加大向上争取力度,确保项目及早落地。密切关注兰—汉—十高铁(汉中至安康段)项目动态,及时灵通信息,加强衔接汇报,争取在石泉设站。要坚持“五个季度抓项目”,抓紧启动2024年重点项目谋划工作,至少谋划300亿元以上的投资项目,择优遴选一批在今年四季度集中开工。要做实做细项目前期工作,不断提高项目成熟度和转化率。
二要加快项目建设。紧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5%的年度目标,落实县级领导牵头、工作专班推进和集中开工、研判调度、观摩点评等措施,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增效。对9个年度剩余未开工项目,要“一事一议”研究解决项目用地、资金筹措等重点难点问题,创造条件促进9月底前能开尽开,确实无法按期开工的,抓紧组织替换,做到“任务不变、投资不减”;要加大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力度,深化“标准地+承诺制”“交地即交证”改革,加快项目用地组件报批,依法依规加强征地拆迁,不断强化重点项目用地保障;要多方争取中省预算内投资和各类专项资金,抓好10个条件成熟的专项债项目发行推进工作,用足用活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有效缓解建设资金难题,确保项目快建设、早建成。
三要强化精准招商。树牢投行思维、链式思维、闭环思维,年内出台招商引资扶持政策。突出六大重点产业链,整合产业链专班及驻外招商联络处力量,瞄准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等重点区域,深化百名干部赴百城“引”百企行动和“一月一主题”招商活动,力争全年新引进项目150个、到位资金130亿元以上,外资直接投资280万美元以上。大力发展“归雁经济”,加强在外人员联络服务和政策宣传,精心策划一批返乡入乡投资创业项目,培树一批“归雁经济”先进典型,吸引乡土人才回归创业。要紧盯“签约未开工、开工未竣工、竣工未投产”项目,强化全生命周期服务、全流程协同推进,确保招商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早见效。
(三)聚力延链补链,壮大特色产业强支撑。产业是发展的根基。要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升级传统产业,巩固优势产业,培育新领域新赛道产业,增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牵引力。富硒食品预制菜产业,要坚持“规模化基地支撑、标准化生产加工、连锁化经营推广”思路,支持自嗨锅、深鲨控股、柏盛魔芋、正兴黄花菜等企业达产达效,引进培育头部企业3家以上,抓好预制菜保供基地建设,推动7个产业项目年内建成投产,加快“石泉食美”区域公共品牌注册工作进度,全年发展“石泉食美”小碗菜“百城千店”连锁店50家以上,力争实现产值65亿元以上。生态旅游产业,要以创建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为抓手,加快旅游产品、业态、服务转型升级,提速推进汉江宿集和隐居乡里等项目,推动云雾山鬼谷岭国家5A级景区、后柳水乡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进一步丰富拓展乡村工坊、研学团建、自驾露营等业态,培育塑造“石泉好礼”“石泉好物”“石泉食美”品牌,加快补齐旅游交通、住宿等服务设施短板,着力打造区域性康养旅居首选地和美好生活目的地。蚕桑产业,要用好鎏金铜蚕文化名片,积极推动工厂化智能化养蚕项目落地,支持天成丝业等企业以技术创新、文化创意、品牌创立为突破口,推进茧丝加工、丝绸织品深度开发,着力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装备制造业,要大力支持奥邦重工融入陕西重卡和乘用车(新能源)产业链,继续引入一批上下游关联配套企业“抱团发展”,积极推动瑞昌铜业电器零部件、新翰诗特工程机械零部件制造等项目产能加速释放,着力增强产业发展后劲。电子线束产业,要立足现有全力支持康达电子总部企业达产达效,着眼长远加快引入一批新的企业,不断壮大龙头企业矩阵,为打造省内一流、链条完整的电子线束产业链条夯实基础。要统筹推进中药材、新型材料、毛绒玩具、特色林果等产业发展,培育壮大高质量发展的特色产业。
(四)聚力创新驱动,打造发展平台激活力。坚持产业平台、投融资平台、科创平台“三位一体”,不断蓄积优势、集成优势、放大优势,激发高质量发展的新活力。
一要建强产业平台。加强县域统筹联动,优化园区产业布局,加快富硒食品预制菜产业园、池河装备制造产业园、蚕桑产业创新发展产业园、秦巴文化创意产业园、秦巴特色美食产业园“五大园区”规划建设步伐,着力完善园区支撑体系。加强经开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扎实推进经开区污水处理、冷链仓储物流中心、富硒食品预制菜文化街区提升等项目,完成池河园区厂房二期、三期和富硒食品产业园厂房二期等项目,吸引5户以上投资过千万工业企业入驻园区。深化“管委会+公司”模式,做大做强经开区投资公司,促其在园区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二要建强投融资平台。统筹做好投融资平台转型升级、信用提级、风险防控等工作,全力支持发投集团参与河道砂石、矿(山)泉水等资源有序开发和城乡水务一体化、充换电设施建设管理及运营,不断壮大综合实力,打造投融资平台转型升级的“典范”。依法依规加大债务催收力度,管好用好企业还贷“周转金”和纾困基金,发挥好财信担保杠杆作用,着力提升县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管理质效。加快设立蚕桑产业发展基金,探索市场化融资支持产业发展的新模式。
三要建强科创平台。坚持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紧紧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加快建立富硒食品预制菜研发中心,推动蚕桑产业发展研究院实质化运行,进一步提升各类产品研发中心、专家工作站、石泉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和中药材试验示范基地等平台效用。依托秦创原(安康)创新促进中心石泉分中心、武汉理工大学石泉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定期组织科技成果路演活动,促进企业技术需求与高校、科研机构精准对接,实施2个“揭榜挂帅”项目,转化科技成果3项以上,新增高新技术企业7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52户。
(五)聚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坚持把乡村振兴作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以产业为核心、建设为基础、治理为关键,着力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一要着力守牢底线。加强“两不愁三保障”和收入变化动态监测,精准落实产业就业、基本医疗、教育资助和兜底保障等政策,加大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力度,及时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压实“田长+网格长”责任,用好智慧田长制云平台,抓好耕地流出整改,常态化开展撂荒地治理,推进耕地占补平衡进出平衡,完成1.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精心组织秋种、秋管、秋收和病虫害防治,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3.97万亩、产量保持在6.18万吨。
二要培育富民产业。坚持特色经济、联农带农经济、庭院经济和集体经济协调联动,以园区企业和强村公司为牵引,集中55%以上的中省衔接资金,培育壮大蚕桑、稻米、魔芋、黄花菜、林果等“小木耳”式的“大产业”,筑牢夯实增收基础。鼓励群众盘活闲置资源,发展特色种养、乡村民宿和手工业等业态,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创新村集体经济合作经营方式,健全集体经济收益分配保障机制,支持村集体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参与承接以工代赈项目等方式,多措并举壮大经济实力,力争新增20万元以上强村20个。
三要推进乡村建设。扎实开展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工作,抓实抓好乡村振兴示范村、五大振兴示范点“两个示范”,统筹力量推进重点帮扶镇、帮扶村建设。“一村一策”编制村庄规划,积极推动水、电、路、讯等设施提等升级,有序推进30户以上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实施小型供水提升工程12处、电网配网建设项目25个。加快商贸物流体系建设,扩大“快递进村”覆盖区域,不断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深入推进“扫干净、摆整齐、改旱厕、清污淤”专项行动,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四要提升治理水平。坚持法治固本、德治塑魂、自治强基,深化“321”基层治理模式,完善“三力联调”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巩固拓展“诚、孝、俭、勤、和”新民风建设成果,大力弘扬孝义文化,持续开展天价彩礼、薄养厚葬、人情攀比、铺张浪费等问题整治。全面推行乡村治理“积分制”“清单制”,创新应用“一约四会”,引导群众参与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
(六)聚力生态宜居,厚植绿色升级新优势。认真践行“两山”理念,自觉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协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坚定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升级之路。
一要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持续深化污染防治攻坚提标升级行动,落实秦岭生态环保“三早三变”工作机制,动态排查环境领域突出问题,不折不扣抓好突出问题台账整改销号和存量问题清零。全面落实林长制、河湖长制,扎实推进“绿盾”行动,常态化开展秦岭“五乱”和河湖“四乱”问题专项治理,强化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和土壤污染源头管控,促进县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稳定向好。
二要加快生态价值转化。紧跟全市工作步伐,加快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体系,全面摸清县内各类自然资源底数。健全完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围绕农林牧渔、水源涵养、旅游康养等生态产品,策划生成一批价值转化项目。充分发挥两山生态资源公司作用,加快“双储林”国家储备林前期工作,积极参与林业碳汇交易试点,力促年内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获得命名。
三要提升城镇建设品质。加强城镇建设日常巡查和监管执法,严格规范城镇开发秩序。稳步推进县城棚户区及老旧小区改造,完成红花广场改造项目,加快城区幼儿园、中医医院康复养老医院等项目,开工建设杨柳防护区(右岸)综合整治工程,坚定不移推进石中迁建项目。坚持以创促建、以创促管,巩固提升国家卫生城镇、省级文明县城创建成果,确保周期复审顺利达标。
四要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坚持以县城为核心、以交通基础设施为先导,加快G316连接县城汉江大桥、太阳岛环线、城西快速干线、喜熨路隧道工程等项目建设,加快古银路改建、石迎路等项目前期工作,规划建设南区旅游交通集散中心,引领带动“四区”联动发展。加快补齐城乡垃圾处理、排水管网等设施,精准绘制“市政管网一张图”,积极推进江南供气项目和城镇燃气智能化,建成县城供水工程、池河镇天然气综合利用工程。
(七)聚力改善民生,织密社会稳定安全网。高效统筹发展与安全、发展与民生,兜牢民生底线,防范化解风险,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一要聚集民意办实事。全面落实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统筹资源要素,集中人力物力,扎实推进十件民生实事项目,确保按期完成年度计划任务。高效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抓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调研成果转化运用,切实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金点子”转化为促进发展、改善民生的“金钥匙”。要紧盯群众“急难愁盼”,最大限度地解决好群众上学、看病、出行、饮水、住房、就业、创业等方面实际困难,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县人民。
二要稳定就业促增收。坚持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产业创业就业相融合,深入实施“四个三工程”创建高质量充分就业县行动,统筹用好助企稳岗、精准服务和职业培训资源,精心办好人才夜市,开展“家门口”就业服务。加强苏陕协作劳务合作,畅通转移就业渠道,支持园区企业、新社区工厂和家庭工坊扩容增效,促进就近就地就业。抓好脱贫人口、返乡农民工、城镇困难人员等群体就业帮扶,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三要优化服务促公平。加快实施城区中小学幼儿园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推动石中与名校合作取得进展,狠抓教育综合改革,巩固“双减”工作成效,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狠抓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深化省级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创建,健全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加快培育社会化养老服务机构,不断满足多元化的养老服务需求。
四要防范风险保稳定。深入实施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年行动,统筹抓好防汛防滑、燃气安全、自建房专项整治和食品药品等工作,全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扎实推进违规坟墓排查整治,深化城乡殡葬制度改革,加快公益性公墓建设,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积极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严格落实集中学法制度,不断提升依法行政能力。深化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严防严打网络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加强诉源治理和信访积案化解攻坚,多措并举有效化解债务,积极稳妥调处水岸郡城、汉水悦府等房地产领域突出问题,积极、依法妥善处置联友超市非法集资案,确保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同志们,下半年工作任务重、时间紧,头绪多、压力大。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奋战三季度,干好下半年,为加快促进全县经济恢复增长,聚力建设美好石泉而不懈奋斗!
栏目最新:
- 2024年度领导班子述职述廉述德述法述安报告2024-09-29
- 2024年主题教育民主生活会会议方案2024-09-29
- 镇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2024-09-29
- 机关党建半年工作总结会上的讲话2024-09-29
- 区局党组纪检监察工作情况报告2024-09-29
- 在全市人大代表主题教育专题读书班上的...2024-09-29
- 党员干部主题教育研讨感悟:主题教育要...2024-09-29
- 机关党委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报告2024-09-29
- 2024年机关党建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打算2024-09-29
- 党组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报告2024-09-29